柏林馬拉松名列世界7大馬拉松賽事之一,每年皆選在9月底的週末舉行。整個活動分成兩天,週六會先在馬拉松賽道上舉辦GENERALI 5 K作為暖身,週日馬拉松項目才正式登場,稱作”Double start” 首屆舉辦日期為1974年10月13日
參賽攻略:
1. 本商品係與旅行社合作推廣2025年柏林馬拉松活動,於本網站報名不收取任何費用,報名後將由旅行社與您聯繫處理收費等後續事宜。
2. 透過本網站報名者,可取得優先報名權利,惟實際報名成功與否,仍視旅行社與主辦單位最終確認而定。
3. 本商品僅為報名名額,實際報名成功者,應自行處理機票、食宿、交通等事宜。
周邊景點介紹:
無憂宮
位於柏林近郊的歷史名城波茨坦。波茨坦是普魯士王室霍亨索羅家族夏宮的所在,和德列斯登並列為德國最美的城市。我們將參觀被葡萄藤纏繞的洛可可是宮殿無憂宮,無憂宮是普魯士王室的夏宮,幾經擴建之後,範圍包含了洛可可式的宮殿主體與沿葡萄藤階梯而下組成的廣大後花園。 1990年時,無憂宮被譽為「德國的凡爾賽」並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柏林電視塔
位於德國柏林東區的中心,靠近亞歷山大廣場,共高368公尺,是德國最高建築物,同時也是歐洲第四高的建築物。在1969年建成時,曾是世界第二高電視塔。現今,每年有超過100萬人次的遊客會到訪柏林電視塔,屬於德國十大最受歡迎的景點。在1965年至1969年之間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德國郵政在歷史性的柏林中心(中間區域部分)建成了這座具有國際風格的電視塔。在1969年10月3日正式開放。該建築超過城市西部建於1920年的柏林無線電發射塔達220公尺。作為象徵以及地標它影響著城市的天際線。在柏林公司的開業典禮時除了使用布蘭登堡門,勝利柱以及國會大廈時,也經常使用電視塔作為首都的象徵。在內部被稱為「電信發射塔32」的建築物主要功能除了用於發射各種廣播和電視訊號外,還作為觀景塔包括203公尺的酒吧以及旋轉餐廳。因此柏林電視塔也成為各項活動的舉辦地。這座深深影響著城市的建築也經歷了重大的標誌性變革。曾近是原民主德國政治上的國家標誌,在兩德統一後成為的柏林統一象徵由於其簡約以及經典的建築風格,人們在國際上越來越多將其作為柏林和德國的標誌。在1979年民主德國將柏林電視塔作為文物保護建築,在德國統一後繼續保持。柏林電視塔的觀光台設在204公尺處,在天氣晴朗時可以看到42公里遠,旋轉餐廳在觀光台上部,原為每小時旋轉一圈,1990年改為每30分鐘轉一圈,電梯到達觀光台需時40秒。
布蘭登堡門
布蘭登堡門是柏林的象徵,也是德國的國家象徵標誌,它見證了柏林、德國、歐洲乃至世界的許多重要歷史事件。
東邊畫廊
東邊畫廊其實就是冷戰時期柏林圍牆的一部分,在東西德統一時,許多畫家在牆上以畫作表達了對自由的嚮往,東邊畫廊也可以說是自由的象徵。
查理檢查哨
這是冷戰時期柏林圍牆進出東⻄德的檢查點,哨站上⽅的立牌兩⾯分別貼著美軍和德軍的照片。請記得看旁邊⾯向⻄柏林的立牌,上⾯可是分別⽤英文、俄文、法文及德文 寫著:「您即將離開美國佔領區」,提醒您越過此哨站就不歸美國軍⼈保護!
波茨坦廣場
經歷⼆次⼤戰的徹底摧毀,隨後⼜在冷戰時期,被柏林圍牆硬⽣⽣地在其原址上分成兩 半, 曾經的滄桑卻在圍牆倒塌後,掙脫出嶄新的⽣命⼒,在此您可以看到許多引⼈注⽬的現代建築,主要建築包括索尼中⼼和鐵路塔等。
國會大廈
著名的透明玻璃穹頂以及您可從透明的圓頂往下看議會開會現場,都象徵了民主的開闊胸懷(如為議會期間,則無法入內)。
柏林大教堂
建於1894年到1905年間的新教教堂,具有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可容納1500個座位,曾經在二次大戰中受到破壞,後來重新修建,因為有著綠色穹頂的柏林大教堂,可以說是統理普魯士地區有500多年歷史的霍亨佐倫王朝家族的紀念殿堂,在教堂的南邊有腓特列一世和其妻子的石棺供人參觀,另外還有家族其他成員約90座的石棺埋葬在此。
柏林圍牆博物館
館內展出與柏林圍牆及兩德分裂時期有關的歷史資料和物件,讓您感受當時東西德冷戰時的肅穆凝重氣氛,另外博物館外觀也能看到當時柏林圍牆倒塌後所遺留的石塊作為外觀裝飾。
本活動為匠遊旅行社全權主辦
活動報名完成
活動開始
更多介紹
主辦方會盡快回覆您的疑問